常見心理健康問題
View English version of “Common Emotional Health Issues” page
在我們所有人的生活中,都難免會有壓力過大,甚至難以招架的時刻,對於這些額外的壓力,每個人的經歷反應都不同:有些人可能會表現憤怒或變得退縮;有些人可能會出現行為的改變,例如不太吃東西或飲食過度;有些人可能會轉向酒精或其他物質使用以紓解壓力。重要的是要注意這些跡象,以便您可以在自己和他人身上識別出它們。
華人健康計畫與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合作,整理了以下資料、建議和資源,希望在您或您關心的人經歷額外壓力時提供幫助。這些資源還包括其他常見的心理和情感健康問題,如憂鬱、焦慮和憤怒等,希望能幫助您更好地認識這些症狀,並找到應對的方法。
心理健康講座系列
臨床心理師以生活中實際的案例,實用可行的建議,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強化我們的身心健康。
講座視頻
病人健康狀況問卷 (PHQ-9)
這個包含九個問題的問卷,是個簡易的工具,可以幫助您了解您目前的情緒、想法或行為是否可能是憂鬱症的症狀。第二頁的說明會解釋如何解讀您的分數。
此問卷並不能替代臨床評估,無法提供實際診斷。如果感覺持續或惡化,請考慮聯繫醫療專業人數獲取更多信息和完整評估。
請點擊此以下載繁體字版或简体字版.
廣泛性焦慮症量表 (GAD-7)
這個包含七個問題的問卷,是個簡易的工具,可以幫助您了解焦慮症症狀. 第二頁的說明會解釋如何解讀您的分數。
此問卷並不能替代臨床評估,無法提供實際診斷。如果感覺持續或惡化,請考慮聯繫醫療專業人數獲取更多信息和完整評估。
請點擊此以下載繁體字版或简体字版.
你所需要知道的憂鬱症
專家回答: 臨床心理師李偉倩
李偉倩 (Dr. Wei-chien Lee) 博士簡介: 普度大學心理諮商博士,史丹福大學博士後研究,全國認證的臨床心理醫師,任教於加州州立大學聖荷西分校。
1. 什麼是憂鬱症?
憂鬱症是常見、但很複雜、也是很嚴重的健康問題,會影響到整個人的身心,必須由專業的人員診斷和治療。憂鬱症有幾個大家都需要知道的重點:
- 憂鬱症是很嚴重的健康問題,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、感覺、健康、能量、睡眠、飲食、人際關係、工作、對自我的看法、動機、認知能力的運作,甚至安全(如意外、自殺、藥物濫用等)
- 憂鬱症可以影響所有的人,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到憂鬱症的衝擊。
- 憂鬱症的症狀每個人不同:有些憂鬱症的人可能沒有辦法入睡,但是有些人可能會睡得很多,仍然覺得很累;有些人會增重,但有一些人會減重;有些人會覺得很憂傷,但有些人可能覺得很麻木。
- 憂鬱症分很多種:有季節性憂鬱症、產後憂鬱症、焦慮性憂鬱症。
- 憂鬱症的原因不是單一的,通常都有複雜的原因,多重表現方式,對生活會產生全面的影響,另外也要注意有一些疾病症狀看起來很像憂鬱症,因此對於有憂鬱症症狀的人,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專業的評估和治療。
2. 什麼是憂鬱症的症狀?
憂鬱症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影響,如果有以下的感覺持續兩週以上,都可視憂鬱症的症狀:
- 感覺悲傷、麻木、焦躁、無望、悲觀、焦慮、孤單或甚至漠不關心
- 睡眠的改變(睡不著或者是睡很多)
- 食欲的改變(吃很多或沒有胃口)
- 無法專注
- 記憶或做決定的方式改變
- 沒有精神
- 對活動失去興趣和動機
- 覺得無望或有罪惡感的念頭
- 身體上的疼痛
- 有傷害自己的念頭或行為
- 自殺的念頭
3. 憂鬱症在華人社區很常見嗎?
華人的憂鬱症比率很難估計,主要因為大家對精神疾病問題視為禁忌,也和華裔怎麼樣看待、表現和處理憂鬱症症狀有關。例如2015年的一份研究(Depression among Asian-American Adults in the Community: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)估計有15.7%的華裔都有憂鬱症,但是在另外一份2013年報告(Depression, anxiety,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hinese Americans: a study of immigration-related factors)顯示,在美國出生的華裔,其一生中得到憂鬱症的比例高達23%。
很多華人都經歷憂鬱症,我們需要設法減少因憂鬱症而默默受苦或因此被錯認為是懶惰、不肯努力的病人。作為一個有愛心的社區,我們應該幫助那些有憂鬱症的人得到治療,讓他們能夠活出他們的生命。
4. 憂鬱症如何診斷和治療?
所以對於有憂鬱症的人來說,得到專業的評估跟治療,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很多其他生理、心理疾病問題可能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,如甲狀腺問題、睡眠問題、失眠、焦慮症等,很多其他精神疾病問題也會被錯以為是憂鬱症,因此要由專業人員的完整評估才能夠確診憂鬱症。醫療人員可能會問你問題、安排血檢、或讓你做完整的評估。
治療憂鬱症有很多種不同的選擇,如心理諮商,可分個人、團體、家庭三種,還有藥物等,醫療人員可能會建議你用運動、飲食、睡眠等輔助的方式來幫助你復原。
5. 什麼是自殺的預警?
請注意自殺的警訊,會因年齡,文化和資源有很大的不同;而且很多人會隱藏這些訊號。因此我們必須採取具體的行動來詢問並表達關切。
許多可靠的網站提供如何辨別自殺警訊的信息。根據美國心理健康研究院(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),自殺的警訊包括:
1. 言談提及—
- 想去死。
- 感到極其內疚和羞恥。
- 感覺自己成為他人負擔。
2. 感受—
- 空虛、絕望、被困縛,或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。
- 極度悲傷,越來越多的焦慮、焦躁,或充滿暴怒。
- 難以忍受的情緒或身體疼痛。
3. 行為舉止突變 ,如—
- 訂定赴死計畫或搜索死亡的方法。
- 躲避朋友,告別友人。
- 散送重要個人物品,或立遺囑。
- 從事冒險行為,比如飆車。
- 表現出極端的情緒波動;吃得多或者睡得少。
- 更頻繁地使用毒品或酒精。
6. 我認為我所愛的人有憂鬱症。作為家人或朋友,我可以做什麼?
在你開始採取行動前,請記住,憂鬱症會影響整個人的身心—包括這個人的思維、感覺和判斷力。因此,請不要把他們的反應當做僅僅是針對你個人的。記得要對他們和你自己,都要有足夠耐心。
你可以採取許多不同途徑推進。關鍵是幫助他知道,你正在關心他;你願意幫助他變得更好。通常可以以下的的方式來進行:
A. 以關懷和懇切的態度接近,與之溝通,告訴對方因為你很關心他,所以察覺到對方有些讓你很擔憂的情況。
- 不要這樣說—「我認為你有憂鬱症。」
- 應這樣說—
- 「我最近注意到,你有些變化啊。」(比如,你不怎麼笑了;你好像大部分時間呆在房間裡啊;你怎麼不再和大家一起玩遊戲了;你好像食慾、睡眠有變化啊;你的情緒看起來不太一樣等等。)
- 「我認識你可有段時間了,你最近的變化讓我有點擔心你在幹嘛呢?」
B. 如果他願意與你分享正在遭受的事
- 傾聽,但不作任何評判。
- 不要提供建議,如「你應該這麼做…」
- 聽完對方訴說後,與對方分享你聽到以下:
- 有許多原因可能導致他說的那些跡象和症狀。
- 他有一些異常感或變化,並不意味著就是軟弱無力或沒有奮發努力過。
- 你想知道,對方是否願意接受治療,因為你很希望對方重新找到自我。
- 如果對方說願意,你可以打電話給你的家庭醫生要求轉介,或致電社區機構尋找各種資源。
- 過段時間再去關心對方,詢問是否有你可以做的事。
C. 如果對方不願意交談—
- 不要把這視為針對你個人的反應。
- 告訴對方,你很理解他。
- 詢問對方,你是否晚點再過去找他?
- 告訴對方,在他有需要的任何時候,你隨時願意傾聽。
- 告訴對方,他對你有多麼重要!
- 詢問對方,是否有他信任的願意一吐為快的摯親好友?
- 為對方提供援助資源,比如,生命熱線(Lifeline)電話,溫暖熱線等。
你也可以
- 考慮參加“心理健康急救”課程 (Mental Health First Aid) 學習這些技能。
- 查看NAMI 網站,了解更多建議和措施。
- 與你的醫生或諮商師討論如何應對這些情況。
7.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生?
越早越好! 因為—
- 早期治療可能帶來更好的預後。
- 專業的醫療人員可以提供準確的診斷和有效的治療。
- 你會“知道和了解”,而不是“擔驚和受怕”。
如果憂鬱症給你或你認識的人在人際關係、工作和家庭帶來麻煩,尤其當你或他在睡眠、精力、食慾、注意力和生命原動力上出現異常變化,請儘早去見專業醫生。「華人健康促進計畫」為華人社區提供廣泛的維護精神健康之資源,您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這些資源。
如果你或你認識的人有傷害自己的想法—這是憂鬱症常見症狀,立即尋求幫助!撥打911或去最近的醫院急診室,或撥打“全美生命熱線”(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):988 。
引用資料來源:
Kim, H. J., Park, E., Storr, C. L., Tran, K., & Juon, H. S. (2015). Depression among Asian-American Adults in the Community: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. PloS one, 10(6), e0127760. https://doi.org/10.1371/journal.pone.0127760
Zhang, J., Fang, L., Wu, Y. W., & Wieczorek, W. F. (2013). Depression, anxiety, and suicidal ideation among Chinese Americans: a study of immigration-related factors. Th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, 201(1), 17–22. https://doi.org/10.1097/NMD.0b013e31827ab2e2